# 同态映射
定义
令 G,G′ 为群,对于映射 f:G→G′ 若
f(ab)=f(a)f(b)
则称 f 为 同态映射 (Homomorphism)「準同型」,记作 f∈Hom(G,G′)
若在此之上,有 f 双射,则称 f 为 同构映射 (Isomorphism)「同型」
要注意的是,同态并不依赖于运算的种类,也就是说哪怕左边的群 G 是乘法群,右边的群 G′ 是加法群,函数满足 f(ab)=f(a)+f(b) 就可以是同态。另外,如果这两个群上可以定义多个运算,只要关于其中一个运算有这个性质就可以是同态了。
示例
例 1:令 x′∈G′ 是 G′ 上的单位元,常值映射 f:G→G′, x↦e′ 显然是一个同态映射,这个映射常称为 trivial 映射
例 2:令 N◃G,将每个元映射到陪集 ϕ:G→G/N, a↦aN 是一个同态映射(ϕ(ab)=abN=(aN)(bN)=ϕ(a)ϕ(b)),这个映射称为自然的同态映射
几个关于同态映射的性质
命题
令 f:G→G′, g:G′→G′′ 为同态,e∈G,e′∈G′ 为各自的单位元,则
- f(e)=e′
- ∀x∈G, f(x−1)=f(x)−1
- g∘f:G→G′′ 也是同态
- f(G)≤G′
- Kerf◃G
证明
(1)对
f(e)=f(ee)=f(e)f(e)
两边同时乘 f(e)−1 即可
(2)因为
e′=f(e)=f(xx−1)=f(x)f(x−1)
(3)∀x,y∈G
(g∘f)(xy)=g(f(xy))=g(f(x)f(y))=g(f(x))g(f(y))=(g∘f)(x)(g∘f)(y)
(4)e′=f(e)∈f(G), f(x)f(y)=f(xy)∈f(G), (f(x))−1=f(x−1)∈f(G)
(5)f(e)=e′
∴e∈Kerf, f(xy)=f(x)(y)=e′e′=e′
进一步有
xy∈Kerf, f(x−1)=f(x)−1=(e′)−1=e′
∴x−1∈Kerf ⇒kerf≤G
因为对任意 a∈G,∀x∈Kerf,
f(axa−1)=f(a)e′f(a)−1=e′ ∴Kerf◃G□
注意此处 Kerf 和线性映射处的定义基本一致,同样的也有像 Imf
- 核 Kerf:={x∈G∣f(x)=e′}
- 像 Imf:={f(x)∣x∈G}
关于核有一个非常常用的性质
命题
令 f∈Hom(G,G′)
f(a)=f(b)⟺aKerf=bKerf
证明
注意 f(a)=f(b)⇔f(a)−1f(b)=e′=f(a−1b),所以有
f(a)=f(b)⇔a−1b∈Kerf⇔aKerf=bKerf□
这个定理实际上在说明,映射过去相同的元是关于核同余的
并且引出证明单射同态的一个方法
命题
f∈Hom(G,G′)
f单射⟺Kerf={e}
证明
由上述定理,同属一个陪集 aKerf 的所有元都会映射为 f(a),所以每个以 Kerf 为模做出来的陪集,映射的结果都一样,并且注意到之前定理中有每个陪集的阶数一致,所以我们只需要约束核中只有一个元(只能是 e)即可 □
对于同构也有一个很容易证明的性质
命题
f:G→G′同构⟺f−1:G′→G同构
证明
由于 f 是双射,所以 f−1 存在,并且 ∀a′,b′∈G′, ∃a,b∈G:f(a)=a′,f(b)=b′,所以
f−1(a′b′)=f−1(f(a)f(b))=f−1(f(ab))=ab=f−1(a′)f−1(b′)□
同构映射主要的作用是分析两个群之间的关系(哪怕同态也是为了引出同构来分析关系,见后同态定理),规定如果 f:G→G′ 是同构,那么群 G 与群 G′ 同构。记作 G≅G′。
同构这个概念抽象上来说类似于 “等于”,也就是说这两个群作为一个群的构成,是一致的。
示例
例 1:加法群 R 和乘法群 R+ 同构,例如指数函数就是一个同构映射
现在回到同态,我们需要引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
刚刚有提到,如果核只含单位元,那么同态映射是单射的,证明过程中提到了每个陪集只会映射为同一个元。所以我们如果给定一个映射是将陪集本身映射为这个元,这一定会成为一个双射映射,也是同构映射,这就是同态定理(或者叫同构定理)
定理 群同构第一定理
f∈Hom(G,G′),此时定映射 ϕ 为
ϕ:G/Kerf→Imf, aKerf↦f(a)
那么 ϕ 是同构映射,并且有 G/Kerf≅Imf
证明
证明此映射为同构映射主要需要证明:良定性,双射性和同态
(良定性)取定义域内两元 aKerf,bKerf 并假设 aKerf=bKerf,此时由于逆元的唯一性有 aKerf=bKerf⇔b−1a∈Kerf⇔f(b−1a)=f(b)−1f(a)=e′⇔f(a)=f(b) 所以有 ϕ(aKerf)=f(b)=f(a)=ϕ(bKerf),得到良定性
(双射性)令 ϕ(aKerf)=ϕ(bKerf),则 f(a)=f(b)⇔aKerf=bKerf,得到单射性。另外 Imϕ={ϕ(xKerf)∣xKerf∈G/Kerf⇔x∈G}={f(x)∣x∈G}=Imf 所以 ϕ 是满射,进而双射
(同态)∀aN,bN∈G/kerf: ϕ(aNbN)=ϕ(abN)=f(ab)=f(a)f(b)=ϕ(aN)ϕ(bN)□
此外还有
定理 群同构第二定理
令 N◃G, H≤G,有
- HN≤G
- H∩N◃G
- H/(H∩N)≅HN/N
证明
给定标准的同态映射 f:G→G/N,x↦xN,由于同态映射保持运算结构,我们可以知道由于 H 是一个子群,所以 H′:=f(H) 也是一个子群,同理 f−1(H′) 也是一个子群。我们证明 HN=f−1(H′) 即可证明第一条。注意f−1(f(A))=A 不一定成立。
取 a∈HN,则 a=hn, h∈H,n∈N,由于 f(n)=nN=N,所以 f(a)=f(hn)=f(h)∈f(H)=H′,得到 a∈f−1(H′)
另一边,取 a∈f−1(H′),则 f(a)∈H′=f(H)⇒∃h∈H:aN=hN⇒a∈HN
综上有 HN=f−1(H′)≤G 成立
接下来令映射 ϕ:H→HN/N,h↦hnN=hN,由于同个 h 映射到同个 hN,所以 ϕ 是良定的。并且有 ϕ(h1h2)=(h1h2)N=(h1N)(h2N)=ϕ(h1)ϕ(h2),给出 ϕ∈Hom(H,HN/N)
此时,Imϕ={hN∣h∈H}={hnN∣h∈H,n∈N}=HN/N,且 Kerϕ={h∈H∣ϕ(h)=eN}={h∈H∣hN=N}={h∈H∣h∈N}=H∩N,由于核是正规子群,所以有 H∩N◃G
最后,根据群同构第一定理可以得到 H/Kerϕ≅Imϕ,也就是 H/(H∩N)≅HN/N□
以及
定理 群同构第三定理
令 N,M◃G, M⊂N,有
- G/N≅(G/M)/(N/M)
证明
令映射 ϕ:G/M→G/N,gM↦gN,先检查一下良定性:取 aM=bM,那么 b−1a∈M⊂N,所以 aN=bN,well-defined
接下来,由于 ϕ(aMbM)=ϕ(abM)=abN=(aN)(bN)=ϕ(aM)ϕ(bM),所以 ϕ 是同态
此时,Kerϕ={aM∈G/M∣ϕ(aM)=eN=N}={aM∈G/M∣aN=N⇔a∈N}=(G∩N)/M=N/M
且 Imϕ={gN∣g∈G}=G/N
所以,由群同构第一定理可得 G/N≅(G/M)/(N/M)□
对于群 G,称其自己到自己的同构映射为 自同构 (Automorphism)「自己同型」
自同构的映射全体实际上是构成一个群的,我们来检查一下:首先如果 f,g 是自同构,那么根据上面同构的定理,有 f∘g,f−1 都是自同构,所以这个群对于映射的合成这个运算构成一个群,通常记群G 上的自同构全体的群为 Aut(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