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开基
数学中,一个通用的思维策略是,通过研究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对象来研究整个空间,例如等价类的完全代表系,或者生成群的生成元。在拓扑空间中,这样的对象称为准开基或者开基。我们可以通过生成的概念来找寻这样的对象。
定义
令 (X,O) 为拓扑空间,S⊂O,如果 O 是由 S 生成的拓扑,则称 S 为 O 的 准开基 (Subbasis)「準開基」。
注意此时给出的 S 只是要求为幂集中的一个子集,这意味着它不一定是一个拓扑结构,虽然它可以作为 “拓
扑结构中最能概况全体结构” 的某一个对象,但是他并不保有拓扑结构,只是满足了一个门槛,所以叫准开基。
实际上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性质更好的对象,使得可以通过它一览拓扑结构全貌的同时,还保有拓扑结构(也就是说它自己就是一个拓扑),所以开基的定义如下。
定义
令 B⊂O,如果对于任意 O∈O,都存在一个集合列 {Uλ∣λ∈Λ}⊂B,使得 O=⋃λ∈ΛUλ,则称 B 为 O 的 开基 (Basis)「開基」。
注意如果 B 是拓扑 O 的一个开基,那等价于 O=O(B),所以 B 自动成为准开基,这也意味着开基的定义更严格。
一般来说,开基的证明使用以下等价条件。
命题
令 (X,O) 为拓扑空间,B⊂O,以下等价:
- B 是 O 的开基
- 对任意 O∈O 以及 x∈O,存在 B∈B,使得 x∈B,B⊂O
证明
(1)⇒(2)
取 O 的开基 B,对于任意 O∈O,有 {Uλ∣λ∈Λ}⊂B 使得 O=⋃λ∈ΛUλ。
所以对于任意 x∈O=⋃λ∈ΛUλ,存在某个 Uλ∈B 使得 x∈Uλ,则 Uλ⊂O。
(2)⇒(1)
对任意 O∈O,x∈O,根据假设,∃Bx∈B,Bx⊂O。
则 x∈⋃x∈OBx,另一边由于各个 Bx 都包含于 O,所以并集也包含于 O。
得到 O=⋃x∈OBx□
通过研究开基,尤其是拓扑空间本身无限,但是开基有限的时候,我们可以知道许多拓扑空间的性质。
同样的,因为我们在研究点的周边性质,以及映射的连续性的时候,需要经常考虑邻域系,所以我们也可以引入 邻域基 (Neighborhood basis)「近傍基」。
定义
令 (X,O) 为拓扑空间,点 x∈X 的邻域系为 N(x),如果 B(x)⊂N(x) 满足:对任意 N∈N(x),存在 B∈B(x),使得 B⊂N,则称 B(x) 为 x 的 邻域基 (Neighborhood basis)「近傍基」「基本近傍系」。
开基和邻域基之间存在强关联,这也是此处将邻域基记作 B(x) 的原因。
命题
令 (X,O) 为拓扑空间,B 为 O 的开基,那么如果设包含 x∈X 的 B 中的元(是集合)全体为 B(x),则 B(x) 是 x 的邻域基。
证明
令 B 为 O 的开基,定 B(x)={B∈B∣x∈B}。
任取 B∈B(x),由于 x∈B∈B⊂O⇒x∈B=Bi,所以 B∈N(x),得到 B(x)⊂N(x)。
再任取 N∈N(x),由于邻域的定义,可知 N∈O,结合开基的条件有
存在 B0∈B:x∈B0,B0⊂N,所以 B0∈B(x),得到 B(x) 满足邻域基的条件 □
通过研究准开基,我们可以拥有一种侧面研究映射的方式。
命题
令 (X,OX),(Y,OY) 为拓扑空间,S 为 OY 的准开基,映射 f:X→Y,以下等价:
- f 连续
- ∀S∈S s.t. f−1(S) 为 X 上的开集
证明
(1)⇒(2) 由 S⊂OY 定义显然。
(2)⇒(1)
令 S′:={V∈P(Y)∣f−1(V)∈OX},则根据条件有 S⊂S′。
由准开基的定义,可以知道 OY 是包含 S 的最小拓扑,所以如果能证明 S′ 也是一个拓扑,就能证明 S′=OY,根据 S′ 的定义,即可获得连续性(开集原像开)。
(O1) 首先 f−1(∅)=∅∈OX,f−1(Y)=X∈OX,所以 ∅,Y∈S′。
(O2) 令 S1,S2∈S′,则 f−1(S1∩S2)=f−1(S1)∩f−1(S2)∈OX,所以 S1∩S2∈S′。
(O3) 取 {Sλ∣λ∈Λ}⊂S′,则 f−1(⋃λ∈ΛSλ)=⋃λ∈Λf−1(Sλ)∈OX,所以 ⋃λ∈ΛSλ∈S′。
综上有 S′ 也是一个拓扑 □
连续之外,也有开映射
定义
令 (X,O) 为拓扑空间,B 为 OX 的开基,映射 f:X→Y
- 若任意的 B∈B 都有 f(B)∈OY,则 f 为开映射
命题
令 (X,OX),(Y,OY) 为拓扑空间,B 为 OX 的开基,开映射 f:X→Y,
- ∀U∈B s.t. f(U)∈OY
证明
任取 O∈OX,由开基得 ∃{Uλ∣λ∈Λ}⊂B 使得 O=⋃λ∈ΛUλ,且各个 Uλ∈OY。
所以 f(O)=f(⋃λ∈ΛUλ)=⋃λ∈Λf(Uλ)∈OY□